该工作确定了SGLT2抑制剂的结合位点,阐释了抑制剂抑制SGLT2的工作机制,为SGLT家族抑制剂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结构基础。
2021-12-14该研究分别从原子分辨率和药理学深度阐释了痒觉受体家族感知致痒物并进行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建立了痒觉感知的重要生化理论基础,为止痒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2021-11-22该研究揭示了sGC与YC-1类型的刺激剂和cinaciguat类型的激活剂结合并激活sGC的分子基础,为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激活sGC的小分子药物奠定了基础。此两种类型的小分子均结合在非催化结构域,别构激活了sGC,也进一步验证了伸展构象与高活力sGC之间的关联,以及sGC激活过程中由弯折到伸展构象变化的重要性。
2021-09-17本研究首次解析了蓝细菌中两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藻胆体的高分辨结构,首次证明了芳香族氨基酸以及连接蛋白在EET中的作用。这些数据为理解光合作用的能量传递提供了关键信息,也为未来人工合成捕光天线复合体提供了潜在的线索。
2021-09-17该研究不仅阐明了两个PVC效应蛋白Pdp1及Pnf的的装配方式,而且揭示了它们的作用机理以及PVC装置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后续深入理解非共生发光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对PVC的改造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07-05RBD亚单位疫苗对501Y.V2的耐受性明显优于恢复期的疫苗,因为引发的抗RBD NAbs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并且不受NTD突变的影响。而且,与标准的三剂给药相比,第三剂和第二剂ZF2001之间的间隙延长导致更好的中和活性和对501Y.V2的耐受性。总之,这些结果表明,通过第三次剂量加强接种RBD疫苗对于在必要时对抗SARS-CoV-2变体可能是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携带突变破坏NTD超级位点的突变者。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