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龙课题组与定量生物学中心宋晨课题组合作,再次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在线发表研究论文Dynamic TOM–TIM23 supercomplexdirects mitochondrial protein translocationand sorting,解析了TOM–TIM23 超级复合体在转运多肽底物状态下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分析其动态过程,首次在分子水平揭示了内膜TIM23复合体如何根据底物疏水性控制蛋白进入基质或插入内膜,并阐明了其区别于内质网上的经典蛋白转位通道Sec的全新转位机制。
2025-09-05报道了SGLT2-MAP17的一系列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最高平均分辨率达2.47 Å),包括底物结合的关闭构象、底物结合的内向开放构象,以及在钠离子或钾离子存在环境下未结合底物的内向开放构象,系统揭示了转运过程中底物的识别与释放和门控维持机制。
2025-08-13报道了CD163识别Hb–Hp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并揭示了其依赖钙离子的寡聚化机制,为理解该受体的配体识别与内吞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2025-07-25研究鉴定了一条新的AAV转导途径,该通路可以不依赖AAVR,具体取决于AAV血清型。这些发现强调了深入理解AAV细胞进入机制分子决定因素的重要性,并展示了通过受体调控来优化AAV基因转导策略的潜力。
2025-07-15该研究以哺乳动物多纤毛细胞中的小鼠脑室管膜细胞(mEPCs)为模型,借助冷冻光电联用技术(cryo-CLEM)、冷冻聚焦离子束(cryo-FIB)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ET)技术,通过荧光标记定位摇篮体蛋白Deup1,首次在细胞内原位捕获多纤毛发生的动态全景,解析了基体与轴丝的组装过程,并揭示了微管内部蛋白(MIP)的时序性结合,为理解多纤毛发生和成熟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7-04该研究首次揭示AGL可以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二硫键连接模式形成了两种结构不同的蛋白,并揭示这两种HBsAg被对应的中和抗体识别的机制。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