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陈雷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small HBV surface antigen reveals mechanism of dimer formation》的文章,该研究不仅解析了22 nm直径的HBV球状SVP的整体结构,还获得了HBsAg二聚体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其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并首次观察到胞浆环上的锌指结构。
2025-01-162025年1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课题组和郑鹏里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VANGL-PRICKLE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该文章报道了两个人源VANGL蛋白(VANGL1和VANGL2)、以及它们与PK1蛋白的复合物结构。结合生化和细胞成像实验,这项研究阐明了VANGL和PK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2025-01-07本研究获得了两组PCNA复合物(PCNA-FEN1、PCNA-FEN1-RNaseH2)的结构,为理解冈崎片段成熟的后期步骤提供了一系列的结构快照。
2024-11-28本研究通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阐明了CD5L结合IgM的分子机制,为更全面地了解IgM与CD5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024-09-28这些结果表明,FcεRIγ/FcRγ与FcγRIIIA的相互作用可能与FcεRIα相似,但与FcαRI的相互作用则有所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FcαRI在其跨膜区域内具有一个特征性的精氨酸,FcεRIγ/FcRγ可能通过Asp29与之相互作用,类似于TCR复合物中TCRα-Arg253与CD3ζ-Asp36的相互作用模式。
2024-08-22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VAChT乃至整个SLC18家族蛋白底物识别机制的理解,并为针对vesamicol和VAChT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