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显著增加多种肝脏疾病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19年全球约有2.96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新增感染人数达到150万。此外,2019年因乙型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82万,主要原因是慢性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HBV是一种包膜病毒,其包膜上唯一的蛋白质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为三种亚型:大(L-HBsAg)、中(M-HBsAg)和小(S-HBsAg)。S-HBsAg区域是三者共有的部分,包含重要的跨膜结构域、胞浆环(CYL)和胞外的免疫原性抗原环(AGL)。感染的肝细胞不仅产生具有感染性的Dane病毒颗粒,还生成不具感染性的亚病毒颗粒(SVP),后者被认为是HB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重要机制2。
尽管HBsAg作为HBV的重要标志物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被发现,其结构直到最近才得到解析。202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22 nm直径的HBV球状SVP的整体结构,分辨率为6.3 Å3,并发现HBsAg二聚体是SVP最基本的结构单元。饶子和院士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于2024年报道了另一种直径28 nm的HBV球状SVP结构,并通过数据处理将单个HBsAg二聚体的整体分辨率提升到3.7 Å4,但仍未能详细观察SVP上HBsAg二聚体的相互作用。HBsAg二聚体是HBsAg的基本功能形式,深入研究其组装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25年1月14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陈雷课题组在《Cell Discover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small HBV surface antigen reveals mechanism of dimer formation》的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768-8。该研究不仅解析了22 nm直径的HBV球状SVP的整体结构,还获得了HBsAg二聚体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其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并首次观察到胞浆环上的锌指结构。
研究团队利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异源表达M-HBsAg,通过纯化获得自发组装的SVP颗粒,并进行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最终获得了非对称重构下分辨率为4.7 Å的整体电子密度图。分析显示,HBsAg二聚体的进一步寡聚化具有C3、C4和C2对称性,形成伪正八面体的SVP。
图1 SVP整体结构,虚线表示不同对称性的寡聚体。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使得HBsAg二聚体的结构分辨率提升至3.60 Å,重新划分了跨膜区的螺旋结构,并揭示了两个亚基的相互作用,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形成稳固的二聚体结构。同时,胞浆环首次展现出锌指结构域,作者的功能实验表明该结构域对HBsAg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图2 HBsAg二聚体结构
综上所述,该研究从原子水平揭示了HBsAg二聚体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理解SVP的组装过程及其在乙型肝炎疫苗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生何潇为本文第一作者,陈雷实验室博士后康云路和博士生陶薇羽、徐家璇、刘啸宇也参与了本项研究。该工作的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筛选和采集在北京大学电镜室、生科院冷冻电镜平台完成,得到了李雪梅、郭振玺、秦昌东、裴霞、惠小娟和王国鹏等人的帮助。该项目的数据处理得到了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极星”高性能计算平台及未名超算平台的硬件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