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2023年第三届原位结构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724日第三届原位结构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群英厅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冷冻电镜平台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共同主办,围绕原位结构学新方法开发与应用,从细胞/组织冷冻样品制备、光电联用、算法与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讨。旨在促进原位结构学的新方法开发与应用,为与会者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提供一个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会议聚集了来自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原位结构学的前沿动态和应用前景。

image.png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 高宁 教授


首先,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高宁教授开幕致辞,高宁教授代表主办方对与会者表达了诚挚的欢迎。

2018年,第一次举办这个学术研讨会时,当时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在国内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了,从事单颗粒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比较多,当时在邀请报告人时,都是比较困难,邀请专门从事tomography方法学或者应用相关的老师,很难凑出一整天报告人。经过短短的几年的发展,现在不管是从事tomography技术或方法学研究还是在生物学应用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广州、深圳等有很多从事tomography方法研究的队伍。

冷冻电镜的最强之处,就在于可以非常好的观察细胞当中各种各样的大分子的工具,结构生物学这个名词,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历史的概念,结构生物学进一步的发展,未来就是跟细胞生物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从研究纯化到的单颗粒大分子复合物在体外的高分辩率结构,慢慢就会演变到研究这一个群体的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结构。在未来几年,会看到非常的tomography的技术进展,不仅仅是分辨率上,分辨率只是代表了我们需要回到的生物学问题当中的提供解析答案精确度的一个指标,通过tomography获得的跟生物体相关的非常多的信息是其他方法所不能获得的。

此外,高宁教授提到了原位结构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他指出,原位结构生物学为我们揭示了细胞、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微观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高宁教授鼓励与会者们在会议期间积极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原位结构生物学的应用和发展,为生命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高宁教授预祝此次会议顺利圆满成功,并再一次对与会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image.png

开幕致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华北区销售总经理 苏志聪


苏志聪总经理代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对参会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苏志聪总经理强调了原位结构生物学的重要性,并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提供合作交流平台,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创新,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最后,苏志聪总经理在此欢迎大家的到来,并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致辞结束以后,研讨会进入学术讨论环节,第一部分学术报告的主持人为北京大学郭强研究员。郭强研究员对每位报告人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组织现场提问和交流。

image.png

第一部分主持人:北京大学 郭强 研究员


image.p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章新政 研究员


章新政研究员从高通量、高分辨率原位结构解析方法以及原位结构解析的限制因素探索出发,给与会者带来了精彩而深入的报告。他分享了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在原位结构学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应用。

image.p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杨戈 研究员


杨戈研究员针对基于弱监督深度学习的冷冻电镜原位颗粒自动挑选技术研究进行了报告。他介绍了自动化研究所团队在利用深度学习的颗粒挑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弱监督深度学习方法在冷冻电镜原位颗粒自动挑选中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第二部分主持人:清华大学 李雪明 副教授

image.png

报告人: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 王欣萍 博士


王欣萍博士代表赛默飞科技公司分享了关于原位高通量冷冻薄片制备的研究成果。她详细介绍了新技术在简化Cryo-ET技术流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为与会者们带来了启发。


image.png

报告人: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潇洁 研究员


张潇洁研究员以冷冻电子断层成像应用的不期而遇为主题,展示了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在病毒凝聚相中应激诱导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和讨论。


    image.png

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赛 研究员


李赛研究员分享了有关新发囊膜病毒的结构动力学研究。他介绍了如何利用CryoET技术观察和分析新发囊膜病毒,展望CryoET技术在新发囊膜病毒研究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潜力。鼓励与会者们进一步探索和利用CryoET技术,深入挖掘生物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功能,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image.png

第三部分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章新政 研究员


image.png

报告人:清华大学 李雪明 副教授

下午的报告继续精彩纷呈。李雪明副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团队在CryoFIB milling技术中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大型组织样本的实时定位方面的创新应用。


image.png

报告人:浙江大学 桂淼 研究员

桂淼研究员分享他们团队通过CryoET获得的高分辨率鞭毛核心微管的三维结构图像,并向与会者展示原子模型的构建过程。他将讨论鞭毛核心微管的蛋白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并解释其在细胞运动和生物进程中的作用。


image.png

报告人:北京大学 郭强 研究员


郭强研究员介绍了使用原位分析方法研究邻近分子的过程,并以核糖体为例进行展示。在报告中,郭强研究员详细说明如何通过冷冻电镜断层技术(CryoET)和相关技术实现对邻近分子的原位分析。分享了他们团队通过CryoET获得的核糖体结构,并向与会者展示邻近分子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方式。他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们的积极讨论和思考。


image.png

第四部分主持人: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 高宁 教授


image.p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季刚 正高级工程师


季刚高级工程师详细介绍了光电关联成像导航的冷冻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他讲解了如何利用光电关联成像技术来实现样品的精确定位,并结合冷冻聚焦离子束技术进行冷冻切片制备。季刚高级工程师还分享了他们团队在该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该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image.p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陶长路 副研究员


陶长路副研究员则从神经突触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冷冻电镜断层成像的挑战与探索。他分享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


image.png

报告人: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王冠博 研究员


王冠博研究员利用质谱获取生物样本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信息进行了报告,为与会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image.png

与会嘉宾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整个研讨会上,与会者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充分利用茶歇时间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与会者们在学术交流中展现了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本次原位结构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术界对原位结构学研究的关注和发展势头。通过与会者们的深入交流和合作,相信原位结构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新的突破。

image.png

                                                      冷冻电镜平台

2023725